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管理学院

温州晚报:不经意的“小温暖”感动了外公他走了三站路买报纸诉说感激

作者:管理分院  来源: 时间:2013-10-21 浏览:

昨天,本报热线88908890接到一位老先生的电话:“我外孙今年刚来温大上大学,开学时就把脚摔伤了,这几天我来温州照顾他,遇上了很多事让我挺感动的……我得跟你们说说,走了三站路才找到一家报刊亭,买了你们的报纸……”
□本报记者 李玉燕 摄影记者 李立
来温——照顾受伤的外孙
来电的老人名叫郑士英,今年75岁,杭州余杭区人。他的外孙叫朱浩然,今年刚从杭州来温上大学,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5)班的大一新生。
上个月14日下午2点多,下着雨,朱浩然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路上滑,他一不小心就摔了。经检查右脚骨折,父母就来温把他接回家治疗,请了一个月病假。
若是再请假就得办理休学,朱浩然和家人都决定结束病假,来温边休养边上学。朱浩然的父母工作都挺忙,外公郑士英便主动要求来温照顾外孙。本月15日,他便随朱浩然来温,住在离学校约200米远的情缘宾馆。朱浩然则在学校的安排下,搬到学校对面的宿舍楼。
感动——遇上许多热心人
昨天中午12点47分,我们和老人在温大城市学院门口见面,郑士英老人背着包,脚步轻盈,看起来精神很好。老人带着我们去朱浩然的寝室,一路上他就跟我们说这几天的事情——
“虽然都是些小事情,但我觉得挺感动的。大一新生本来住在离学校挺远的宿舍,知道浩然脚不方便,学校就给调了寝室,还专门给调了电梯能直达的。我们平时坐电梯上上下下,同学们都会让着我们,刚开始我还觉得奇怪,他们干嘛都先从电梯出去,等我们走出去了,再进电梯,后来才明白是要让我们好走点。我们在学校门口还遇到一个开七座面包车的师傅,递给我一张名片,说能免费为我们服务,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车队提供包车,但遇到行动不便的学生会免费接送……”
“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浩然的同学们,上课前来接,放学了再送回来……”老人说着说着,便到了朱浩然的寝室。朱浩然挺高大,身高1.77米,体重160多斤。我们刚到不久,来接他的同学就到了,共三个男生,有班长杨建强、班委叶家锋和唐毅挺。
放心——不用住一个月了
见到我们,三个男生都挺惊讶,那时候已经下午1点10分左右,他们扶着朱浩然坐上轮椅,推着他往学校走。
“老师让我们班委先来帮忙……挺好的呀,他开学就摔了,我们还不认识呢,这下可认识了。”生活委员叶家锋已经是第二天来接朱浩然,显得熟门熟路。“我们班集体意识挺强的。”班长杨建强这样说。
一路上遇上台阶等不平的地方,朱浩然就站起来跳几步,同学们则把轮椅抬过去。进教学楼时有一条轮椅通道,郑士英说:“这个斜坡我自己可推不上去。”“他们每天来接送,我也很感动,等我腿好了,可能我们也成好朋友了,挺谢谢他们的。”朱浩然略显腼腆地说。
朱浩然的班主任于海燕说,当时知道朱浩然的情况,他们就做了这样的安排,班委先来,以后同学们轮流,大伙都很支持。这几天下来都挺顺利,她便也放心交给班委们去办。“我们每个人都搭把手,也能让浩然外公早些放心,不用在这里陪着。”
“我本来打算在这里住一个月,但看到这样,我很放心,等过几天浩然拆了石膏,我可能就回杭州了。”郑士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