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管理学院

学习大别山精神 谈党员理想信念 ——记温州商学院V+党课工作室献礼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第五期辅导员微党课第十课

作者:文 | 庄丽凡 摄 | 龚亭亭  来源:管理学院党员之家 时间:2019-06-04 浏览: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9年6月3日18:30,温州商学院V+党课工作室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第五期辅导员微党课第十课在综合楼B209教室举行,学生党员、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大一新生积极参与了本次微党课。

本次微党课由王哲老师主讲,主题是《以中原大别山精神 谈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首先,王哲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选择此主题的原因,中原地区自古就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时期,中原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而大别山精神是中原精神的代表。大别山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解放,人民独立,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的革命精神就是大别山精神。接着,王老师向学生党员分别介绍了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通过视频,学生党员了解到焦裕禄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在兰考工作470天,无私奉献的传奇经历下,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时代精神。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爱民为民、奉献牺牲的精神。谈到红旗渠,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是精神的流动。红旗渠精神就是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 王哲老师向学生党员阐述了大别山精神的具体表现:一是坚守信念,对党忠诚;二是胸怀全局,甘于奉献;三是依靠群众,团结一心;四是不畏艰苦,勇当先锋。老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举例,让学生党员们都对此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对大别山精神的现实意义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学生党员们可以把大别山精神贯穿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自重自省,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拿出驰而不息的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党性,磨砺意志,在实干中提升素质、成就事业。

据悉,本次微党课,学生党员们认真倾听了王哲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讲课,了解了爱民为民、甘于奉献的大别山精神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让大家再次全面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热血历史,重温了那段光辉岁月,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思考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使大家更深入地理解校训中成长为做人,成才会做事的理念,坚定大家跟党走的决心,坚定不移的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