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管理学院

毕业生教育 | 求职安全与法律教育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12-14 浏览:

去年,职场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大火,8位实习生进入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在他们的职场之路上,迎来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签入职实习合同。面对一份要求押身份证、支付保证金、含有高额罚款条款的入职合同,签还是不签?8名科班出身的实习生尽管心存顾虑,但还是选择签下了这份有多项违法条款的合同。


blob.png

同学们在求职过程总,一定要提前学习求职安全与法律知识,避免进入陷阱或者上当受骗。

第一条 提升安全意识,预防求职被骗

这样的“考验”可不只出现在节目当中,在现实中,一些求职者特别是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因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或社会经验,在签订合同时,常常容易落入用人单位设置的一些“陷阱”。

我们首先来认识几种常见的就业陷阱:

陷阱一,不通过正规渠道招聘

陷阱二,说工资很高但要先收费

陷阱三,要你介绍你朋友、亲友加盟

陷阱四,不签订就业协议书

陷阱五,劳动合同变产品协议

陷阱六,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陷阱七,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

给大家介绍几种防范技巧:

1.提高分辨能力,拒绝传销活动;毕业生如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信,遇到  疑问,应与老师或同学一起商量。

2.慎重对待各类招聘信息,确认其真实性后再面试。

3.提防就业陷阱,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实的个人信息。

4.国家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培训费等费用,不得扣押应聘人身份证。

5.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

第二条 学会用法,谨慎行事

在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毕业生需要及时签订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前一定要对其内容反复斟酌,方可落笔。

第三条 签订劳动合同的有关问题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也是劳动争议发生后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

2.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事关个人在薪酬、福利、保险等方面的物质利益,还涉及到诸如培训、晋升等个人长远发展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比较常见的合同陷阱如下:

1)口头合同

指不用书面的形式,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

2)格式合同

又称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3)单方合同

指由一方当事人就可以促使合同成立的,不需要经对方当事人的同意的合同。

4)生死合同

是雇主单方制定,以侵犯收雇方利益,安全的不仁义的书面合同。

(5)两张皮合同

有的用人单位害怕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监督,往往与应聘方签订两份合同,一份用来应付检查,另一份合同才是真正履行的合同,而这份合同往往是只利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合同。

第四条 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事关个人在薪酬、福利、保险等方面的物质利益,还涉及到诸如培训、晋升等个人长远发展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对待。所以应该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呢?

毕业生一定要提前准、把握内容、重点了解以下几点:

1.签定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2.签定劳动合同应当合法

3.注意劳动合同的条款

4.及时签定劳动合同

5.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和细节,分别是提前了解工资待遇及劳动时间、解雇与解除合同的条件、试用期、健康与安全、商业机密、妇女权利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