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科特点 融入思政建设|会计系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
作者:毕瑜昕 来源:管理学院 时间:2024-11-10 浏览:
为改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1月6日下午13:30,会计系在经世楼519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管理学院会计系全体教师参加研讨。
在研讨会上,来自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会计法与会计职业道德、税法、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成本会计课程组的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经验,会计系全体教师认真参与会议,探讨课程思政的案例和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陈芒芒老师代表基础会计课程组进行发言,陈老师首先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目标,然后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在理论教学中,他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引导学生讨论会计在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模拟会计实务操作,学生可以分析真实案例,在实践中体会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徐晓方老师代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组,分享了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中,徐老师注重融入贴近学生的新颖案例,以金融资产减值章节为例,她通过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导入课程,该公司董事长许孔斌为我校2005级校友,以此勉励学生努力培养专业精神,强化文化自信以及社会责任感。
来自会计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组的李常健老师结合课程特点,分享了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主要讲解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因此,道德教育是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李老师指出,应引入与会计相关的最新案例和政策,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树立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的品德,在日后的工作中遵循职业行为准则。
姜颖老师代表税法课程组,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交流。姜老师谈到,她将税收相关的新闻作为问题导入,引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侧重选择国货品牌作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国货,提高文化自信。姜老师还谈到,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她会鼓励学生讨论,找出Kimi智能助手答案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
张孟歌老师结合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教学经验,谈到这门课程研究政府机构和政府会计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张老师会借助新闻、热点资讯、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官网的信息导入新课,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习渠道,通过引用教育、医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话题,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的思维,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梅兰兰老师介绍了自己如何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开展思政建设。梅老师从课程大纲出发,结合章节知识点,梳理了每部分的思政元素。以“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为例,梅老师通过讲解传统制造费用分配的缺点,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前沿热点和现实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树立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情怀。
学校教务部副部长朱新满对本次研讨内容提出建议。朱部长谈到,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唤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避免出现说教式、口号式的教学,例如在讲授会计法时,教师可以结合生动的案例,使学生沉浸式感受违法的后果。
会计系主任孙玉甫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位老师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定位课程目标,加强课程组内团队合作,设计章节任务和达成效果评价,进行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
本次活动是系部结合学科特点,对思政建设进行的深度经验交流和创新思维分享,会计系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会计学科特点和思政建设实践路径,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会计人才贡献力量。
(管理学院 202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