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领袖核心能力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会计学院党员之家 来源:会计学院党员之家 时间:2016-12-19 浏览: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并写入全会文件,是党心民心之所向,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如何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核心领导人物”与“领导核心地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更好发挥领袖人物的核心领导力量,具有深刻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6年11月下期,人民论坛杂志推出《核心领导与领导核心》封面专题。作者周新民为该专题撰写了《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一文,此次微信推送的为该文全文版,共计1万余字。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并写入全会文件,是党心民心之所向,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如何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核心领导人物”与“领导核心地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更好发挥领袖人物的核心领导力量,具有深刻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标志着习近平同志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全党的领导核心正式载入史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开启了崭新篇章!这是实践和历史、全党和人民的选择,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实至名归,是党之幸、国之幸、民族之幸!
综合分析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确立的时代背景,不仅有党的事业发展需要的使命召唤,而且有全国人民心之所向的意愿支持,更有领袖人物核心能力的坚强支撑。而领袖人物核心能力则是最根本的要素。道理很简单,只有领袖真正具备了核心能力,才能高效带领全党上下履行使命、凝聚民心。简言之,习近平同志之所以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关键是两条:一是赢得了亿万人心,二是具备了核心能力。
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党中央鼎故革新,厉行新政,使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全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自信笃定的政治意志力、高瞻远瞩的全局掌控力、坚韧无畏的变革创造力、大气厚重的凝聚感召力四大核心能力。但必须看到,这四大核心能力不可能自然天成、一蹴而就,必须经过持续积累、拾级攀升、磨砺演进、螺旋上升方能铸就。
卓越领袖核心能力生成,更是与领袖的理想抱负、成长历练、风格特质、开悟能力和人格修为高度关联。对于习近平而言,是优秀家风熏陶、逆境成长磨砺、丰富实践锻造、不懈学悟积淀、严格党性锤炼组合发生作用,加之时代潮流的引领、伟大梦想的召唤、人民群众的期待,共同推动了其领袖核心能力的全面跃升。因此,深入分析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形成过程,全面揭示领袖核心能力演进规律,充分挖掘领袖核心能力时代价值,对于促进当前全党上下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拥戴核心、追随核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父母是人生最早的老师。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和人格塑造的摇篮。每个人的性格形成、志向树立、见识格局、处事胸怀、做人境界,无不带有家庭环境熏陶的深深烙印。习近平出身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这无疑为他健康成长、事业成功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客观条件绝不是充分条件,根正苗红未必就能成就大业,只有成长在坚持把纯正家风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文明精华、党的优良作风相融合教育的家庭里,才能真正传承优秀的“精神基因”,进而奠定成就大事、建树大功、开创大业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正是出生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他的父亲习仲勋13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成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开国元勋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在党内外始终享有崇高威望。毛泽东赞之为“比诸葛亮还厉害”、政治上“炉火纯青”的人。邓小平称之敢于“顶雷”、为改革开放杀出血路的人。习近平的母亲齐心13岁参加革命,一生追随共产党,亦是一个追求真理、坚持原则、坚韧不拔、深明大义、修为深厚的老革命和优秀共产党员。
正是在这样伟大的父亲和优秀的母亲言传身教下,习近平的人格底蕴自懂事起就开始奠基,并随着岁月流淌日益深厚。正如他自己所言,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五样顶天立地的法宝:“做人、做事、信仰的追求、赤子的情怀、简朴的生活”。通过深入探寻习近平成长足迹,不难看到,他从小就受到了来自家庭在品格、修为、作风、信仰和政治上的全面熏陶。
一是品格的熏陶
习仲勋一生品格高尚、严慈相济、坦诚忠厚、爱憎分明,敢言敢断不顾个人进退得失,宽厚大度不带半点个人私隙,一辈子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大写的人格众口皆碑。习近平从小就在父亲身上获取了这些人格的力量。自幼就把父亲当作一面镜子,时时处处向父亲学习,得到了父亲品格上的真传。从政后习近平表现出的对党忠诚、追求真理、坚持原则、正直正派、嫉恶如仇、有情有义、不徇私情、坚守底线等优秀品格,无不带有习仲勋的印记,随处可见习仲勋的影子。
二是修为的熏陶
习仲勋一辈子坚持把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始终保持普通党员简朴的生活作风,身居高位不搞特权,严格治家不搞特殊。他对家庭的关爱,追求的是本质的大爱;对子女的关爱,追求的是深沉的厚爱。习仲勋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注重培养子女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品行,决不允许他们滋长任何优越感,产生一丝特权意识。严苛的家教,使习近平从小就养成了朴实本真、严谨自律、奋斗进取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养成,对习近平从政后树立严于律己形象、形成低调务实作风,坚守人间正道、恪守做官底线等为人、为事、为官之道影响巨大。
三是作风的熏陶
习仲勋一辈子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铁肩担当,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居功自傲、不浮夸张扬,这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家风范,同样熏陶了习近平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习近平从政后坚守的“功成不必在我”“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的政绩观,信奉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真刀真枪干一场”的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很大程度得益于父亲的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
四是信仰的熏陶
习仲勋的人生充满传奇,英雄一世、坎坷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16年身处逆境,遭受冤屈迫害,却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变、初心不改的风骨,对习近平的成长起到了顶天立地的支撑作用。不仅帮助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早早埋下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种子,更是培养了他面对挫折坎坷不垮斗志、不变初心的坚韧品质。这种基于灵魂深处的熏陶,为习近平坚定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形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展现强大政治定力的领导特质打下了牢固的精神基础。
五是政治的熏陶
习仲勋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国家建设改革发展时期,在领导决策中都表现出准确判断形势、正确把握方向、清醒辨析是非的优异素质和把控大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卓越才能。习近平从小耳濡目染,从这些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中汲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这些养分对于习近平从政后迅速显现领导天赋,形成高人一筹的政治素养、不同寻常的领导艺术和处理尖锐复杂矛盾的综合能力,无疑是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