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习近平拿出“四把钥匙”
作者:会计学院党员之家 来源:会计学院党员之家 时间:2017-06-02 浏览: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强基固本,把握时代大势、回答时代课题、顺应人民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
“保持战略定力,彰显中国智慧”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特别令人瞩目。
一.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其要旨就是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寻找国与国关系的最大公约数。
二.是关于“全球治理”。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的内容就是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他强调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三.是关于“一带一路”。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际战略的大手笔大思考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承载沿线各国人民共同繁荣的梦想,为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引擎。推进“一带一路”,体现的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面对国内改革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
一.是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阐述了五大发展理念,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五大发展理念在发展动力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发展内容上,强调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发展条件上,强调绿色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发展的外部环境上,强调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是阐述治国理政新思想。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比如: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关于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
三.是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活力之源;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是提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所在。“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面对思想文化激荡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面对国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对此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二.是必须立足时代前沿,顺应世界大势。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积极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站在时代前沿,应对新的挑战,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是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有利于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建设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面对当代中国实践
“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关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新的提法和重要论断,令人瞩目。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对此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二.是必须立足时代前沿,顺应世界大势。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积极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站在时代前沿,应对新的挑战,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是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有利于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建设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