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版发行
作者:王乙亥 来源:会计学院党员之家 时间:2018-10-26 浏览: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这段时间内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稿85篇。现将这部专题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是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要点。讲话深刻阐述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指出: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这次访问俄罗斯,是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演讲深入阐述了中国对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指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是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演讲总结中非友好关系发展历史经验,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中非共谋和平、同促发展的政策主张。指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个“诚”字。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是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是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是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